沈祖蕓:教育者,請試著按下經驗的“暫停鍵”
沈祖蕓 中國學校教育戰(zhàn)略咨詢專家
我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題目是:教育者,請試著按下經驗的暫停鍵。
一、世界不是按主題劃分的,而是由挑戰(zhàn)組織起來的
這個世界不是按主題劃分的,這個世界是由挑戰(zhàn)組織起來的。這就是說,你拿到了金融學的博士,不一定就能推銷出第一份理財保險,這就是一個挑戰(zhàn)。面對一個真實的社會問題時,你需要依靠你的學習力、你的適應力來解決這個挑戰(zhàn)。
二、在走向學習的路上,我們很容易路徑依賴
你以前的很多經驗、很多路徑依賴和習慣,也許在今天挑戰(zhàn)的面前,都要被重新思考,重新定義,重新啟動。把你以前“教”的邏輯暫停,幫助每一個孩子“啟動”學,這是我們今天學校正在面臨的挑戰(zhàn)。
三、如何按下教育的暫停鍵
杜威早在一百年前就已經告訴我們“教之于學如賣之于買”。在我們傳統(tǒng)教育當中的經驗啟動的時候,我們就預判孩子們都懂了,然后我就繼續(xù)往下教,實際上是缺少學習者的反饋,我并不知道他買了沒有,于是我按照自己的節(jié)奏在往下走。
1.把學習過程還給學生
近年來,學校在想盡辦法了解孩子的差異性,教育者在尊重差異的基礎上,開啟了教育改革。比如北京十一學校的語文課,第一步確定目標,明確這兩周里面在讀完史傳小說以后選出六個俠義人物,通過三個關鍵詞來概括主要特征,說出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,然后來選擇三個正面和反面的維度來進行評價等。學生的主要核心任務是選一位你年級當中的任何一位老師,去說服他,讓他扮演一位俠客人物,在狂歡節(jié)上讓他走上梯臺,按照你給他設計的場景,來完成一次合作。這樣的核心任務展開之后,老師提供資源,包括文本資源、網絡資源、視頻資源、比較閱讀的資源,還會提供工具,包括進度管理的工具、任務管理的工具等,把需要的工具腳手架都提供給學生。
這樣的語文的學習已經超越了簡單的字詞句篇、字詞默寫這樣的一個邏輯。學校在進行探索,從刷題、做題到做事,從解題到解決真實的問題,這完全是從教到學的轉變。
我們要把過程還給孩子,我們要給孩子很多干貨的方法,來助力他們學習,而他們完全浸潤在其中去體驗,最后他們就落到了核心素養(yǎng),就擁有了未來。
2.家長關注孩子成長,進行長期目標管理
對于家長而言,我們到底面對的是短期目標還是長期目標?你究竟是依然愛著你的孩子,還是你只是愛著孩子背負的那幾個分數?這是我們需要考慮的。如果你愛孩子的話,你需要給他進行長期目標的管理,需要關注他的成長。
成長不是自動的過程,每天都在變高、變胖,但是不代表他成長,因為成長需要時間,成長需要不斷適應變化,是一個由內而外發(fā)生的過程。家長和老師的外部動力只能解一時之急,對于他個人來說,成長一定是他內在煥發(fā)的。
我們和孩子都一樣,越成長越需要成長,因為成長需要家長設立一個前瞻性的焦點,不是眼前的這篇作文明天能完成嗎?能得五分嗎?而是要有一個長線規(guī)劃,成長需要自身不斷確定需要成長的領域。
我們每個家長在一個不確定的時代,沒有辦法選擇。全世界的學校都已經到了保質期,因為工業(yè)時代誕生的學校,保質期都到了,我們無處可逃,無論你到世界的各個角落都一樣,我們能做的就是攜起手來和我們的學校、和我們的老師、和我們的孩子共同成長,謝謝大家。